您好!欢迎光临柑桔振兴平台!
注册 登录

云阳这个镇柑橘产值超亿元,是怎样做到的?

   日期:2022-11-02     浏览:3    评论:0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小雪已至,冬意渐浓,但双龙镇依然绿叶滴翠,柑橘园内硕果累累,处处弥漫着
 核心提示: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小雪已至,冬意渐浓,但双龙镇依然绿叶滴翠,柑橘园内硕果累累,处处弥漫着柑橘的香甜素有柑橘第一镇之称的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小雪已至,冬意渐浓,但双龙镇依然绿叶滴翠,柑橘园内硕果累累,处处弥漫着柑橘的香甜——素有“柑橘第一镇”之称的双龙镇正沉醉在甜蜜的季节中。

  被确定为重庆海关柑橘出口基地的双龙镇,是云阳“柑橘产业”示范乡镇。

  当清晨的阳光穿过墨绿的树叶、照在圆滚滚的柑橘上时,竹坪村11组村民向道付开始了一天的劳作,采摘、打包、运输……

  看着身后果实累累的柑橘筐,向道付难掩喜悦之情:“我家今年种的柑橘已经卖了八九万元。最近几年每到丰收时,都有外地老板来村里收我们的果子,根本不愁卖。”

  一个柑橘要历经怎样的努力才能变成“钱”?

  答案自然与双龙镇举全镇之力发展柑橘产业密不可分。

  地处云阳西北部的双龙镇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柑橘生长,种植的柑橘含糖量很高。

  为了留住这份甜蜜,当地政府把管好树、结好果、卖好价作为柑橘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 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柑橘园,培育对内对外社会化服务链、柑橘商品化处理链、注塑制造加工链、本乡本土劳务用工链、联结村集体经济利益链,大大提高了柑橘产量和质量,实现了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

  为让村民掌握柑橘管护的方法和要领,全镇村干部化身“土专家”,手把手教村民学习柑橘丰产栽培等现代技术,采用平衡施肥、绿色防控、综合保果、合理修剪、提高品质五大技术综合运用,实现了柑橘生产科技化。

  同时,全镇建立起一支人员相对稳定、年龄结构合理、有技术的柑橘产业工人队伍,为全镇及周边乡镇的柑橘生产提供除草、施肥、打药、采摘等社会化服务,有效保障了柑橘生产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用工问题。

  柑橘从采摘搬运到运输销售,都需要全链条式处理。负责专业加工的重庆市恒汇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由该公司高标准建设集洗选、包装、销售为一体的 柑橘交易中心,对镇内外柑橘实行一体化专业化洗选、包装,按照果品层级,根据不同消费群体进行分层级销售。

  通过洗选分级的柑橘每吨比未处理的增值1000元,扣除洗选分级成本400元,每吨净增值有600元。

  位于双龙镇双河社区的重庆市用得塑料有限公司建成了柑橘周转箱生产线,每天可生产一次性周转箱和常规周转箱2500个,产品销往全县柑橘乡镇及开州、万州等柑橘产区,年产值近200万元。

  如此一来,全镇的柑橘商品化处理得到了保障,柑橘产业链得以延伸。

  为扩大销路,双龙镇以柑橘交易中心为龙头,与宁夏新百、北京华联、物美等超市签定了长期购销合同,利用出口基地的优势,组织参加西部农展会、亚洲果会等国内国际农展会,将双龙镇柑橘销往国内外中高端市场。

  随着互联网逐渐向农村地区渗透,双龙镇主动出击,积极引导果农尝试柑橘网络销售,让柑橘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仅2018年,全镇从事柑橘网络销售的果农就有250余户,平均每户销售1.2吨柑橘,网络销售收入1万元以上。通过电商的发展,多家快递物流公司主动进村社,每天到村(社区)收发柑橘。2019年,全镇累计发货突破1200吨以上,销售收入1000万余元。

  眼下,双龙镇柑橘种植面积达3.2万亩,年产柑橘近2万吨,产值超1亿元。全镇拥有2个商品化处理加工企业、1个注塑生产车间、5家物流站点,数千名群众加入柑橘种植销售大军。

  伴随着柑橘产业的蓬勃发展,双龙镇的群众从脱贫走向致富,老百姓的日子如同这柑橘一样,甘甜如蜜。

  随着柑橘在双龙镇释放出越来越大的能量,双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廖欣荣对未来也有了更长远的打算:“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数字农业建设村橘智能化果园,立足云阳红橙统一包装打造红砂橙品牌,把双龙镇的柑橘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